廢水處理系統

廢水處理系統

1.化學混凝沉降
混凝作用:於反應槽中加入混凝劑並快混之,可破壞膠體與微細懸浮固體之穩定並促使不穩定之顆粒開始凝集。
膠凝作用:於反應槽中加入凝集劑慢速攪拌,可使不穩定顆粒開始聚集,而形成快速沉降之膠羽。

2.厭氧生物處理-上流式厭氣污泥床法(UASB)

  UASB處理槽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1)進流水分佈裝置 (2)污泥床 (3)污泥毯 (4)氣固液分離裝置(三向分離器)。
  污泥床是沉澱在處理槽底部的一層濃厚污泥顆粒,而污泥毯則為污泥床上方與厭氣反應所產生的氣體混合之懸浮污泥部分。
  進入處理槽的廢水在污泥床與污泥毯區被厭氣分解,產生的氣體和隨其上浮的懸浮污泥在氣固液分離區分別被導引,氣體自然排出槽體外,而懸浮污泥則於水流較穩定的區域沉澱並回到處理槽中。
  厭氧過程分兩個階段,及酸性消化及甲烷化階段,在第一階段,酸形成菌將複雜的有機物水解發酵成簡單之有機酸;第二階段,甲烷形成菌再將有機酸轉化成甲烷即CO2。
  如酸化菌產生醋酸及氫原子之速率與甲烷生成反應達平衡,系統之pH將維持穩定;如甲烷生成反應受抑制,系統累積低分子量有機酸(醋酸、丙酸、丁酸),系統將酸化而導致甲烷生成反應停止。

 

廢水處理系統-1.jpg
廢水處理系統-2.jpg

廢水處理系統-3.jpg




3.好氧生物處理(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法之基本原理為在曝氣槽中,藉曝氣設備供給氧氣,將有機廢水、微生物(主要為細菌)充分混合,溶解性有機物即被微生物分解成穩定物質及增殖之微生物,以達有機物去除目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再送至沉澱池作固液分離,其中沉降下來之高濃度活性污泥大部分再迴流至反應槽中,以使槽中達足夠活性污泥濃度。
  活性污泥是由(1)細菌、(2)少量真菌、(3)原生動物等異種個體群微生物所構成之混和培養體。在處理上,最初擔任重要角色的為分解、同化有機物之異營性細菌,此為最初之營養階段;其次部分細菌被原生動物捕食,而達到淨化水質。
 

廢水處理系統-4.jpg
廢水處理系統-5.jpg



4.沉澱池及刮泥機
  沉澱池的作用主要是去除懸浮於污水中可以沉澱的固體懸浮物,在不同的工藝中,所分離的固體懸浮物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生物處理前的沉澱池主要去除無機顆粒和有機物質,在生物處理後的沉澱池主要是分離水中的微生物固體。
  刮泥機是一種排泥設備。用於城市汙水處理廠、自來水廠以及工業廢水處理中直徑較大的圓形沉澱池中,排除沉降在池底的污泥和撇除池面的浮渣。
  組成部分:刮泥機由驅動裝置、工作橋、主刮泥裝置、輔助刮泥裝置、中心轉盤、撇渣裝置、溢流堰板和擋渣板、集電裝置等組成。對於中心進水周邊出水沉澱池,一般還需設置導流筒,用於為達到最佳沉澱排泥效果。

廢水處理系統-6.jpg
廢水處理系統-7.jpg

 

廢水處理系統-8.jpg
廢水處理系統-9.jpg

 


5.污泥處理

廢水處理系統-10.jpg
廢水處理系統-11.jpg